ICU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子?紧闭的大门,门外是焦急等候的家属,门里是生命垂危的患者和紧急施救的医护人员。这是一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,也是医院最繁忙的地方。谁愿意来ICU呢,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?袁海英是个例外,在ICU,她已经待了九年,她是景洪市人民医院ICU的创始人。
袁海英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医生,能像白求恩那样救死扶伤,高考填报志愿时,她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医学院。1999年毕业后,袁海英成为景洪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。2010年,袁海英因业务突出、工作踏实、医德高尚,被医院选派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ICU进修,进修回来后袁海英开始着手筹建ICU,2010年底ICU组建成立,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医院任命她为科室主任。一个崭新的学科,没有前人的经验可循,困难重重,但是,作为科主任的她带着一份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迎难而上,开始了艰辛之旅。
她上任后最先收治的患者是一位不幸遭遇车祸的男孩,病人颅内多处挫伤、出血,生命体重严重紊乱,送到ICU时已脑疝形成,但病人无手术指征,只能保守治疗。看着家属悲伤、期盼的目光和同事犹豫的神色,她果断采取了抢救措施!脱水、止血、脑保护、脑脊液置换、机械通气、肠内肠外营养支持、防治并发症……为了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,她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辛,白天她第一个到病区,夜晚,最后一个离开病区,伴随着呼吸机清脆的气流声,她坚守在病人旁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。有时病人出现病情变化,无论多晚,她也要从家赶来指挥抢救,等病情稳定,往往已是东方泛起微光之时。尽管她已经疲惫不堪,但她还要详细地听交班,查房,与医生们商讨抢救治疗的方案。为了抢救病人或查阅资料,她常常就泡一碗方便面充饥。第21天,病人有了反应,一个半月后,男孩的神志终于清醒了,当他微弱地叫了一声“妈妈”的时候,男孩的妈妈紧紧握住袁海英的手,痛哭流涕,连声道谢!此情此景,无人不为之动容!她不但挽救了一个男孩的生命,她更挽救了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!她感到了自身的价值,也体验到了成功的滋味,更增添了迈向前程的信心和决心。如今,男孩的妈妈和袁海英已经变成了亲情关系,平时她们都像亲姐妹一样用微信互相问候,逢年过节都会邀请袁海英到家里做客。
ICU的病人病情危重,治疗、用药、各监护参数的分析、安全管理等任何一环都不能有细小的疏忽,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。袁海英总是一如既往地为患者仔细做体格检查,细致为病人听诊,认真查看记录各种病程的数据,在诊治过程中遇到新问题,沉着冷静分析病情,寻找最佳有效的治疗方案。在ICU,很难借鉴前人的经验,因为病人病情的多样性,ICU的医护人员不但专业知识要过硬,还要掌握更加全面的、多学科的知识。很多次,她打破常规的保守治疗,用新疗法挽回了病人的生命,但这一切是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。去年,ICU收治了一位因糖尿病昏迷近一个月,加之全身严重感染,已经被上级专家判了“死刑”的病人。袁海英和同事们经过认真的研究,大胆采用了超常规的治疗方案,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,病人的神志转为清醒,且能慢慢下床活动。每一次的超常规治疗,对于医生来说都是一次挑战,不但来自技术上,更大的是精神上的。在袁海英的性格中有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,注定了她会在危重病学的研究道路上不断的向前闯,2015年她就晋升为副主任医师。
ICU医生除了技术精湛、经验丰富之外,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。家属每天探视时间非常有限,患者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,所以医生除了要救治里面的患者,还要和外面的家属沟通。作为一名ICU医生,袁海英坦言压力很大,几乎每天都上演着“生死时速”。
“快!血压掉了!”
“快!心率掉了!”
“快!心肺复苏!”
……
每次抢救成功都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褒奖,当然,袁海英也会面对失败,每次抢救失败,她总觉得自己背负了一个十字架,她把这些十字架看成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。她利用一切业余时间,如饥似渴地学习危重病学,及时捕捉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。身为科主任,不但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、过人的胆量,更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。她狠抓严管,强化科室业务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,有预见性地制定各年度新技术、新业务发展方向及实施方案,鼓励医生护士参加学术交流;对于临床工作上的薄弱环节,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讲座及技能培训,整个ICU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。
在繁重的工作之余,袁海英还经常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义诊活动,热情向市民传播医学知识,在医院安排院内业务培训时,她都认真准备课件精心授课。
时光匆匆而过,9年来,科室治愈各类危重症患者3000余例。她本人在呼吸衰竭、创伤、休克、重症感染、急性中毒、心肺复苏、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她所在的ICU被评为西双版纳州“巾帼文明岗”,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主任、“最美医师”,且获得景洪市“好医生”光荣称号。(宣传科撰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