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?
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,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。目前为止发现,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,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,如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(MERS )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(SARS )等较严重疾病。
二、冠状病毒的传染源、传播途径、易感人群是什么?
传染源:主要传染源是动物。如:SARS-CoV在 2002年从中国的果子狸传播给人类,而MERS- CoV在2012年从单峰骆驼传播到沙特阿拉伯人。但某些冠状病毒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,通常是在与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之后,例如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医疗中心。此次中国武汉的2019-nCoV被证实可能存在有限的人传人。
传播途径:飞沫、接触、空气。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目前病例资料显示此次疫情以成年人感染为主。
三、新型冠状病毒会不会像SARS那样凶猛?
目前已证实存在有限人传人特点,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的研判,新型冠状病 毒远比SARS冠状病毒温和。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指出,现在要提高警惕,全民、领导、政府、医务人员,包括媒体,属地的领导要负起责任,我们有信心能够控制新型冠状病 毒。钟南山表示,这次用两周定位了新型冠状病 毒,再加上我们有很好的监控以及隔离制度,相信 疫情不会像17年前SARS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经济损害。
四、疫情的临床特点是什么?
临床表现:以发热,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。鼻塞、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。约半数患者多在—周后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 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。值得注意的是,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,甚至无明显发热。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,多在1周后恢复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治疗方法:目前对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,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,也无疫苗可预防。主要是对症与支持治疗。
五、什么是密切接触者?
与病例(疑似和确诊病例)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:
1、与病例共同居住、学习、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。
2、诊疗、护理、探视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、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 接触的人员。
3、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。
4、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。
5、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。
六、如果接到相关部门通知,你是一个密切接触者,该怎么办?
按照要求进行居家医学观察,不用恐慌,不要上班,不要随便外出,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,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随访,如果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异常临床表现,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, 在其指导下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、诊治等。
七、个人如何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?
1、加强个人防护
(1)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。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,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外科口罩。
(2)勤洗手,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 时、触摸过公共设施后、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、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、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。
(3)不要随地吐痰。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、鼻。
(4)加强锻炼,规律作息,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。
2、避免接触野生禽畜
(1 )避免接触禽畜、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,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。
(2 )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 屠宰场、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、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。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,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。
(3 )避免食用野生动物。不要食用已经患病 的动物及其制品;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,食 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,处理生鲜制品时,器具 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,避免交叉污染。
3、杜绝带病上班、聚会如有发焼、咳嗽等呼吸道 感染的症状,居家休息,减少外出和旅行,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,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,请佩戴口罩。要避免带病上班、上课及聚会。
4、及时就医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,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,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,并戴上外科口罩就诊,同时告知医生与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、旅行史等。
坚持防治原则: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,科学指导,及时救治。
把握防治关键,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建立防控信心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、可控、可治。
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 宣